首页

恋足女王网址

时间:2025-05-23 13:35:01 作者:贵州省大方县庆阳村发生山体滑坡 初步摸排有8户19人被困 浏览量:23738

  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17日电 (苟继鹏)时下,新疆各地棉花迎来全面采收,“智慧棉田”尽显“科技范”。

  连日来,在尉犁县,由两个“90后”种植管理的3000亩“超级棉田”正在采收。只见采棉机轰隆隆驶过,像一把大型推子,将白透了的棉田剃个精光。

  “我们用六头采棉机,大约一个星期就能完成采收任务。今年平均亩产籽棉有望达到500公斤,比去年好。”该棉田的管理者之一艾海鹏说。

  “超级棉田”里,耕、种、管、收等环节,均借助遥感无人机、农业无人机、农业无人车以及智能灌溉系统,科技赋能使得棉花种植轻松高效。

  “这种无人化、智慧化的棉花种植方式正在成为新疆棉花种植的趋势。”艾海鹏说,“超级棉田”从2021年平均亩产籽棉254公斤增长到2023年的420.9公斤。

  近年来,新疆棉花种植不仅加速迈向全程机械化,“智慧棉田”更在天山南北兴起。

  眼下,沙湾市金沟河镇5000亩“无人农场”里的棉花已成熟,机械化采收正忙。今年,沙湾市宏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打造“无人农场”,并实现全程智能化。

  “耕,有北斗旋耕机按照设定路线翻耕;种,有播种机精准作业;管,有系统实时监测;收,有采棉机。”合作社理事长韩波说。

  走进该“无人农场”管理中心,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数据。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,这里是农场的“智慧大脑”,水肥、灌溉、病虫害防治、天气情况等一览无余。

  “5000亩地只需要4个人不出门就可以管理,手中的农具变成了手机和电脑,每亩地最少增收100多元人民币。”韩波说。

 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,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%以上。如今,棉花种植正从全程机械化朝着数字化、智慧化方向发展。(完) 【编辑:刘阳禾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包道格:美中之间文化交流潜力巨大

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。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印发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》,首次对行政法规、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规范,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、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。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》,取消和调整9个领域33个罚款事项,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。持续深化减证便民,指导各地区、各部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。印发公证证明材料清单管理工作指导意见,规范33类81项公证事项、删减116项证明材料,有效解决循环证明、无谓证明。

东西问|班玛更珠:65年前,美国女记者为何撰写《百万农奴站起来》?

12月7日上午,“2024四川省冬季旅游启动仪式”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正式举行,活动旨在加强四川省冬季文化旅游宣传推广,推动四川省文旅消费活力。四川非遗宣传推广大使,李子柒非遗工作站站长李子柒头戴非遗漆珠发卡亮相活动现场,并进行推介,邀请大家来四川共度春节。

村民大会上来了大学生

11月28日,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。会上,有记者问:国家发改委将如何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?此外,《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》提出了建设若干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,下一步将具体从哪些方面推进?

新疆呼图壁:乡村花海引客来

然而,一些地方文保单位往往很难抵挡商业化拳脚的大开大合,同时相关政策也时有动摇。比如,不少地方的古建被商业项目挤占,甚至导致面目全非;一些文物古建为经济发展让路而被拆除,在舆论压力之下,有的地方又大举投入修复甚至重建,劳民伤财且损失不可逆转。一些文物古建被损毁,割断了当地的历史文脉,造成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的遗憾。

经济热点部长谈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

初秋时节,微风吹拂着麦浪,把大地染成了金黄。80岁的加曲多杰走在田埂上,随手从田里揪下一穗青稞,用手细细搓了起来,选了几粒轻掐后放进嘴里慢慢咀嚼:“今年又是个丰收年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